关于印发在全县政府系统大力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宜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方案的通知

发布时间: 2018-11-05 00:00 阅读次数:
【字体: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林(垦殖)场,县政府各部门:

《关于在全县政府系统大力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宜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方案》已经县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8年11月4日

关于在全县政府系统大力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宜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方案

为认真贯彻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在全省政府系统大力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江西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实施方案》(赣府字〔2018〕64号)和宜春市人民政府《关于在全市政府系统大力开展“五型”政府建设加快推动宜春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工作方案》(宜府字〔2018〕70号)精神,全面落实易炼红省长对宜春工作“一条主线、一个期望、三大新突破”的指示要求,经县政府研究,决定在全县政府系统深入开展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政府(以下简称“五型”政府)建设,进一步提升理解力、执行力、操作力和创造力,加快推动宜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不断开创“大美生态、科技文明”新宜丰建设的新局面。现结合实际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全力建设忠诚型政府

1.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中央和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始终从政治上审视、谋划和推进政府工作。自觉把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西工作重要求作为政府工作的总纲领、总遵循,认真落实省委十四届六次全会和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确保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在宜丰落地生效。

2.坚定理想信念。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深入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提高政治觉悟和政治敏锐性。坚持集中学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制定学习计划,保证集中学习每月1次以上。第一时间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作出的重要指示,坚持反复研读、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自觉用以指导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确保全县政府工作沿着正确方向不断前进。

3.严肃党内生活。建立健全思想政治教育和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健全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完善“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领导干部双重组织生活以及民主评议党员、谈心谈话等制度,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制度、领导干部个人事项报告和抽查核实制度等规定。严格执行重大问题请示报告、出国(境)审批和证件管理等制度,深化领导干部廉政档案制度。认真落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

4.践行正确政绩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坚持实事求是、按客观规律办事,对党和人民负责,坚决反对弄虚作假、欺下瞒上、阿谀奉承, 把政策、资金最大限度用到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坚决反对“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行为,多做让老百姓得实惠的实事,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使发展成果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的检验。坚持既求显绩,也重潜绩的发展理念,保持“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建功必须有我”的情怀,用实实在在的行动和作为诠释检验忠诚,推进宜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全力建设创新型政府

5.激发创新动力。不断增强政府工作的开拓性和创造性,进一步解放思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切实增强改革创新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紧扣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热点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突出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问题,切实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努力破除各种“瓶颈”。不断提高政府工作的针对性、时效性,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措施的起点,把工作举措建立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满足人民群众最迫切的愿望和要求之上。

6.理顺政府职能。对表中央、全省和全市规定的时间节点和要求,扎实推进政府机构改革,以优化、协同、高效为着力点,切实解决职责缺位和效能不高等问题,实现政府组织机构及人员编制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紧扣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矛盾和机制症结,不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1+3投融资平台改革等,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建设、全域旅游、生态+大健康、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创新试点、绿色低碳试点、农村宅基地管理试点、生活垃圾分类、殡葬改革等改革试点工作,加快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成果。围绕生态“3+1”产业发展的定位,进一步改革和创新工业园区体制机制,实施“管委会+平台公司”运营管理模式和“开发区+主题产业园区”建设发展模式。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对于适宜由市场化配置的公共资源,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市场良性竞争。

7.提升创新能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导作用,通过重大新产品研发成本补助、创新产品首购首用、引进风险投资参与创新等激励措施,激发全社会创新动力。采取无偿资助、贷款贴息、政策激励、间接支持等多种方式,加大和优化财政科技投入。力争到2020年,全社会R&D(研究与开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0%,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年均增长15%以上。争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5511”工程倍增计划,实施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培育行动,力争到2020年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超过25家,稳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加快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深入实施专利升级、科技入园,确保三大主导产业形成一批有核心专利权的拳头产品。搭建全县创新成果转化平台,完善技术交易市场,制定具有吸引力的措施。深入实施重点创新产业化升级工程,鼓励企业联合科研单位,开展技术应用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数字化研发工具普及和关键工序数据控制化率达到一定水平。

8.集聚创新人才。大力引进高端人才,精心培育本土人才,组织实施“百千万人才引进工程”“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培育计划”等重点人才工程。突出产业招才、乡情招才,让更多宜丰籍在外人才返乡创业。鼓励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创新团队和职业经理人等高端人才来宜创业。优化人才环境,设立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专项资金,建立人才公寓,在创业资助、子女入学、医疗保障、房屋购置等方面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加快省级博士后工作站、市级院士专家工作站等载体建设。支持“双创”平台建设,对创建为国家级、省级小微企业双创示范基地、众创空间、创业孵化基地的单位给予资金支持。根据“四创四导”孵化模式要求,高起点打造一批电商孵化平台。针对高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创业者等重点创业群体,不断加强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三、全力建设担当型政府

9.强化责任担当。要大力倡导足球精神,将政府系统各级班子打造成团结的班子,每名班子成员都站好自己的位置,守好自己的责任区域,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奋力争先。县政府班子成员带头按照职责分工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自我加压、敢抓敢管、善抓善管。鼓励政府系统领导干部敢担当、善作为,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当好本单位的“主心骨”。培育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执行文化”,倡导“不为不办找理由,只为办好想办法”精神。对于上级部署的重点工作,制定严格的“时间表”“任务书”,一条一条梳理,一件一件对标,一项一项落实。紧扣全年目标任务,着力破解主攻工业、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园区发展等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难题,全力推进生态环保、脱贫攻坚、棚户区改造、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安全稳定、民生保障等重点工作。提倡相互尊重、相互支持的 “点赞文化”“蜜蜂文化”。充分调动和激发政府系统广大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的政治担当、历史担当、责任担当,着力营造团结合作、同心干事的良好氛围。

10.狠抓工作落实。牢固树立抓落实就是抓发展的理念,坚决落实上级决策部署,凡涉及本单位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制定落实计划、推进方案、完成时限,确保任务具体到项目、落实到岗位、量化到个人,对县政府转办、交办的各项重点工作,实行闭环管理,交办一件、承办一件、督办一件、落实一件,做到有方案、有落实、有督办、有反馈,努力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进一步畅通乡镇(场)与部门,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工作衔接、沟通机制,使工作落实更加有效,坚决防止出现中梗阻及相互推诿扯皮等现象。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县政府领导每年调研时间不少于60天,县政府各部门干部每年应保证一定时间深入基层调研,摸清真实情况,掌握第一手资料。整合专业调研资源、社会调研资源、域外调研资源等,实现调研优势互补、联合攻关。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继续推行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县领导挂点制度。深入落实县政府督办和约谈制度,坚决维护政府权威性,对落实重大决策部署和重要工作安排等进展迟缓的责任单位下达《督办单》,重点跟踪督办;对因工作开展不力导致工作滞后的进行约谈,并严肃问责。

11.勇于攻坚克难。坚持问题导向,着力弥补发展短板,破解发展瓶颈,在产业发展、项目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生态环保等关系宜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重点领域、重点工作上出实招、见实效。聚焦聚力生态“3+1”产业发展战略,研究出台促进县工业园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举措,全力打造省级重点工业产业集群。加快推进高效储能、装饰材料、食品饮料三大绿色主导产业发展,努力打造发展新增长极,鼓励和支持铅蓄电池、建材、竹木加工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再创宜丰产业发展辉煌。聚焦聚力项目建设,强化规划引领、项目支撑,不断加快城乡建设步伐,打造“大美生态、科技文明”新宜丰。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意识,完善重大项目策划、招商、跟踪、服务的一体化推进机制,建立重大项目引进激励机制,重点突破招大引强,努力破解要素制约,以项目建设的大突破谋求发展的大跨越。

12.坚持严管厚爱。坚持正向激励和反向问责相结合,大力营造敢担当、善担当的浓厚氛围,引导政府工作人员努力展现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注重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发现和培养干部。着力破解干部“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推进干部能上能下,树立凭实绩用干部的导向,大力推荐敢于担当、实绩突出的担当型干部。坚持“三个区分开来”,进一步完善并严格落实容错纠错制度,真正为担当实干的干部撑腰鼓劲。坚持有错必纠、有过必改,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早发现早纠正,对失误错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建立无为问责制度,对不履行或不正确、及时、有效履行政府职责导致工作延误、效率低下的行为,以及“新官不理旧账”、“中梗阻”、“小鬼难缠”等突出问题,加大问责力度,并视情向党委和组织部门建议予以组织处理。

四、全力建设服务型政府

13.提高审批效率。对上级政府取消调整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逐项进行对接,及时取消县级对应的行政审批项目,做到全面无缝承接。做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准备,探索成立县行政审批局,加快构建全县上下有机衔接的“一枚印章管审批”体系。加大审批事项下放力度,按照行政许可规定,进一步清理、减量、优化审批事项。推行行政审批“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创新审批方式,减并流程,优化市场准入和投资建设环境。提升重点领域审批效率,压缩企业开办、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企业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一般登记和抵押登记办理时间。加快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切实解决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繁多,随意性大,公开透明不够”等问题,做到同一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继续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全面梳理涉及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清理简化办理程序和材料,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为便捷。

14.优化营商环境。建立和完善多样化政企沟通机制,围绕服务企业全生命周期,推行重点工程项目企业“定制化”服务、包保责任制等措施。对投资者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反映的诉求,真心诚意、合法合规、千方百计帮助解决。既同企业家保持亲清政商关系,又积极主动多谋利民惠企之策,努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服务。不断强化人才、土地、物流等要素供给,吸引更多高端资源要素向宜丰集聚。大力营造重商、亲商、安商、护商的浓厚氛围。持续深入开展“降成本优环境”专项行动,深入开展优化营商环境百日行动,全面落实各项政策。进一步梳理规范现有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等项目,重拳治理违规收费行为,想方设法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实施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外商投资企业商务备案与工商登记“一口办理”“证照分离”,着力在增强政策可行性、提升企业获得感上下功夫,力戒政策举措落地难、入企帮扶不务实、解决问题不及时等现象。对标政策最优、成本最低、服务最好、办事最快的“四最”发展环境标准,不断优化我县营商环境。

15.提升政务服务。围绕实现互联网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大力推进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加快推动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编制,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涉密等外,按照应上尽上的原则,引导政务服务事项基本实现网上办理,着力打造数据集中、管理集成的“智慧政府”和建设集约、服务集聚的“政务超市”,推动审批智能化、服务自动化、办事移动化。深化拓展“一次不跑、一次办好”改革举措,全面梳理有条件实现“零跑腿”的事项,不断优化企业群众办事流程。加快推动政务服务事项通过江西政务服务网实现全程网上办理,依托全省电子证照系统,凡是通过部门间信息共享能够核验的证照,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大力依托“网上办、上门办、邮寄办”,积极开展服务热线微信公众号进企业、进园区及在热线平台设立“一次不跑、一次办好”事项服务专席活动。依托宜春市智慧办公平台建设,打造宜丰县智慧办公平台,对现有的办文、办会、办事流程进行全面优化,不断优化政府事项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间,提升办事效率。

16.做好公共服务。坚持“以人为本、为民服务”宗旨,不断补齐公共服务短板,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大力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深化推进12345政府服务热线中心建设,推行“12345+网格化”管理和“12345+应急队伍”处置模式,打造精准化、高效化服务。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公益事业,不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从老百姓身边的停车场、菜市场、公共厕所等小事、难事做起,加大对基础性领域投入,提升服务质量。健全群众评价和反馈机制,丰富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

五、全力建设过硬型政府

17.推进依法行政。全力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按照“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的要求,自觉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落实到工作的全过程。严格落实政府法律顾问制度,推行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法律顾问列席制度,认真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出台县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实施办法、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制度,增强政府系统工作人员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终身责任追究及责任倒查机制。自觉接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自觉接受社会和人民群众的舆论监督。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推行决策公开、执行公开、管理公开、服务公开和结果公开,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18.增强工作能力。全县政府系统干部要保持“本领恐慌”的紧迫感,按照增强“八大本领”的要求。适应新时代改革发展要求和政府工作需要,通过开展专题培训、外派锻炼等方式,教育引导全县政府系统工作人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自觉加强学习,补齐本领短板、能力弱项,切实解决“知识恐慌”“能力平庸”问题。重点加强政府系统干部科技、金融、信息网络、法律法规等专业知识培训,不断增强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科学处理好中心工作和重点工作、中心任务和重点任务的关系,做到统筹兼顾、重点突出。进一步增强见势绸缪、狠抓落实和服务群众的本领,做到既能干事、干成事,又确保不出事。

19.转变工作作风。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坚决整治全县政府系统存在的作风方面突出问题。围绕重大项目建设、生态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脱贫攻坚、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持续深入开展“怕、慢、假、庸、散”问题集中整治行动,确保清仓见底、取得实效。统筹安排督查、检查、调研等工作,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坚决防止以文件贯彻文件、以会议落实会议。进一步规范公务接待和公车使用,严肃整治公款吃喝、“私车公养”等问题。

20.严格纪律约束。坚决全面彻底肃清苏荣案余毒,认真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一岗双责”,支持派驻纪检监察机构监督执纪问责,努力建设清正廉洁的政府。深入探索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融合机制,加强对重点部位、重点单位、重点岗位的廉政风险管控,建立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做到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认真执行“三重一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重拳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聚焦重大项目、“三资管理”、扶贫领域、生态环保等重点领域,做到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执行好宜丰县重点工程管理办法,严格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充分发挥财政的资金监管、审计的全程监督作用,督促政府各部门规范资金管理,执行好财经纪律。

六、全力保障“五型”政府建设

21.加强组织领导。县政府成立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班子成员为副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全县“五型”政府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县政府办公室,具体负责综合协调、调研宣传、督促检查等工作。县政府领导要牵头抓好分管、联系的部门单位“五型”政府建设。各乡镇(场),县政府各部门要按照部署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确保全县“五型”政府建设务实、有序、高效推进。

22.加强责任落实。各乡镇(场),县政府各部门的行政“一把手”是本部门本单位第一责任人,必须亲自抓、经常抓、全过程抓;班子成员对分管领域负有主体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各乡镇(场),县政府各部门要结合实际,进一步细化责任分工,推行责任清单化管理,着力构建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协调推进的良好格局。

23.加强监督检查。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效果导向,进一步突出重点任务,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跟踪问效。坚持真督实查,对督查中发现的问题,明确整改时限,实行销号管理,对虚假整改、敷衍整改、表面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进行严厉问责。坚持把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作为衡量成效的标准,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企业代表等参与监督,及时向社会公布进展情况,主动接受群众的监督、评议和批评,让人民群众找问题、提建议。在县政府门户网站、县电视台设立专栏,广泛宣传和集中曝光正反两方面的典型,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24.加强考核评估。将“五型”政府建设纳入全县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并作为各乡镇(场),县政府各部门行政“一把手”年度考核述职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对工作落实、效果显著的予以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不明显的予以通报批评,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诫勉谈话,真正做到“硬指标、硬约束”,使“五型”政府建设的过程真正成为推进宜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过程,成为开创“大美生态、科技文明”新宜丰建设新局面的过程。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上一篇: 下一篇:
信息来源:
【打印本页】 【纠错留言】 【关闭窗口】 分享到:

主 办:宜丰县人民政府 承 办:宜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联系电话: 0795-2765503

政府网站标识码: 3609240002 备案编号:赣ICP备05000556号 赣公网安备 36092402000001号

网络信息安全举报电话:0795-2991000 举报邮箱:yf_jx@126.com

Top